姓名: | 钟福军 | 性别: | 男 | |
职称: | 讲师 | 学位: | 博士 | |
电话: | 13361646693 | 传真: | 0791-83897801 | |
Email: | zhongfujun602@126.com | 邮编: | 330013 | |
地址: |
简 历:
钟福军,江西赣州人,博士,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铀矿地质和LA-ICP-MS微区分析的研究。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EI论文6篇。
学习经历:
·2015.9–2018.7, 东华理工大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 博士研究生
·2012.9–2018.7, 东华理工大学, 地质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2007.9–2011.7, 东华理工大学,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本科
工作经历:
·2018年7月- 至今,东华理工大学, 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讲师
研究方向:
·铀矿地质
·LA-ICP-MS微区分析
招生专业:
·0818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0709地质学
获奖及荣誉:
·2019年获得江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7年获得江西省政府奖学金
·2014年获得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
教授课程:
1.《现代地球科学测试》、2. 《铀资源地质学》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2021-2023
2. 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基金项目1项,2019-2021
3.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项,2019-2020
4. 江西省数字国土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1项,2020-2022
5. 东华理工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1项,2019-2021
6. 中国铀业有限公司-东华理工大学联合创新基金项目子课题1项,2021-2023
参与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2018-2021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2021-2024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1项,2019-2023
4. 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2018-2021
5. 中国地质调查局矿集区找矿预测项目1项,2015-2017
代表论著:
(1) Zhong F J, Pan J Y, Qi J M, Yan J, Liu W Q, Li H D. New in-situ LA-ICP-MS U-Pb ages of uraninite from the Mianhuakeng uranium deposit, Northern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Constraint on the metallogenic mechanism.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2018, 92(2):852-854
(2) Zhong F J, Pan J Y, Liu G Q, Liu W Q, Qi J M. Mineral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abbro-diorite for Shulouqiu Uranium Deposit in Northern Guangdong, China: Constraint on the Magmatic Source.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2019, 91(s1):109-110
(3) Sun Y, Chen Z L, Boone S C, Zhong F J, Tao,W. Exhumation history and preservation of the Changjiang uranium ore field, South China: Revealed by (U-Th)/He and fission track thermochronology. Ore Geology Reviews, 2021, 133:104101
(4) 钟福军,潘家永,巫建华,夏菲,伏顺成,祁家明,赵奇峰.粤北长江铀矿田辉长闪长岩的岩石成因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地球科学,2019,44(09):3042-3059.
(5) 钟福军,严杰,夏菲,潘家永,刘文泉,赖静,赵奇峰.粤北长江花岗岩型铀矿田沥青铀矿原位U-Pb年代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岩石学报,2019,35(09):2727-2744.
(6) 钟福军,潘家永,张伟盟,赖静,周堂波,刘文泉.粤北诸广南铀矿聚集区岩浆、构造与铀成矿活动[J].地质力学学报,2019,25(S1):108-114.
(7) 钟福军,潘家永,许幼,祁家明,舒田田,牟平,吴德海.南岭中段黄沙铀矿区黑云母与绿泥石的矿物化学特征及其对成岩成矿的约束.高校地质学报,2017,23(04):575-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