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崔晓琳 | 性别: | 女 | |
职称: | 讲师 | 学位: | 博士 | |
电话: | 19979158781 | 传真: | ||
Email: | xlcui2014@163.com | 邮编: | 330013 | |
地址: | 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广兰大道418号 |
简 历:
崔晓琳,1991年12月,东华理工大学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专注于区域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研究,以现代原位微区分析方法和非传统同位素为手段,在高分异花岗岩成岩作用和钨锡成矿作用研究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研究基础和实践经验。近五年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同时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研究课题。相关研究成果已以第一作者发表在《Ore Geology Reviews》和《岩石学报》
学习经历:
·2014.9–2019.6,中国地质大学大学(北京),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2010.9–2014.7,福州大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
·2019年7月-至今, 东华理工大学, 地质系,讲师
研究方向:
·区域成矿作用和成矿规律研究
·钨锡成矿作用研究
招生专业:
·085703地质工程(资源与环境)
教授课程:
1.《城市地质学》、2.《杭州实习》、3.《江山实习》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腾冲地块小龙河锡矿床岩浆-热液演化过程中锡的富集机制:锆石和磷灰石原位成分制约,2022年/1月-2024年/12月,30万元
2.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赣北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条件差异性研究:锡石 U-Pb 年代学和原位成分制约,2024年/12月-2026年/12月,10万元
3.东华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金项目,西南三江腾冲地区滇滩复式岩体成因和控矿作用研究,2020年/9月-2025年/9月,10万元
参与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面上项目, 41973043, 黑龙江鹿鸣斑岩钼矿床巨量钼金属富集机制:矿物和熔/流体包裹体微区原位成分研究的制约, 2020-2023, 65 万元
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三江特提斯复合造山与成矿作用》
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中国西南特提斯典型复合成矿系统及其深部驱动机制》
4. 中国矿产地质志“区域成矿规律”子项目《三江成矿带区域成矿规律研究与总结》
代表论著:
(1) 崔晓琳*, 张琦玮, 吴华英, 宋志杰, 张慧娟, 戴荔果. 腾冲地块晚白垩世-古近纪富锡花岗岩成因:岩浆源区及分异演化条件, 岩石学报, 2022, 38(1): 253-266.
(2) Cui, X.L., Wang, Q.F.*, Deng, J.*, Wu, H.Y., Shu, Q.H., Genesis of the Xiaolonghe vein-type greisen Sn deposit, SW China: insights from cathodoluminescence textures and trace elements of quartz, fluid inclusions, and isotopes. Ore Geology Reviews, https://doi.org/10.1016/j.oregeorev.2019.05.015
(3) 崔晓琳, 邓军*, 张铎, 肖常先, 张琦玮, 吴占毅,周淑敏. 2017. 滇西腾冲地块高黎贡山群早志留世变质花岗岩体的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岩石学报, 33(7): 2085-2093.
(4) 崔晓琳, 刘文元*, 刘羽, 李晓敏. 2015. 紫金山高硫型金铜矿的矿床地质研究进展. 矿物学报,35(2): 167-177.
(5) Zhang, Q.W., Wang, Q.F., Li, G.J., Cui, X.L., 2018. Fractionation process of high-silica magmas through the lens of zircon crystallization : a case study from the Tengchong block, SW China, Chemical Geology, 496: 34-42.
(6) 徐容, 邓军, 程韩宇, 崔晓琳, 王传斌. 2018. 华南板块西缘和腾冲-保山地块晚白垩世岩浆活动及 Sn 成矿作用对比: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动力学背景. 岩石学报, 34(5): 1271-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