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刘国奇 | 性别: | 男 | |
职称: | 讲师 | 学位: | 博士 | |
电话: | 传真: | |||
Email: | liuguoqi@ecut.edu.com; | 邮编: | 330013 | |
地址: | 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广兰大道418号 |
简 历:
长期从事热液铀矿床勘查实践和理论研究工作,先后主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地质调查项目和横向课题10余项。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热液铀矿床成矿理论研究、原位微区分析技术开发和同位素年代学数据处理等。
长期从事热液铀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工作,曾对我国华南热液铀矿床与铀矿密切共生黄铁矿开展原位微区硫同位素和微量元素分析,识别了不同成矿阶段铀成矿流体的氧逸度变化,丰富了华南热液铀矿成矿理论。相关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热液副矿物LA-ICP-MS U-Pb定年已经成为岩石学和矿床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开发了热液副矿物U-Pb定年软件Isoclock和Brama,实现对热液副矿物标准物质中普通铅的扣除,用U-Pb线扫贝叶斯回归法获得样品的年龄和普通铅组成,解决了标准物质中普通铅对U-Pb定年的影响,获得了空间高分辨率的U-Pb定年结果。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论文发表于《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
学习经历:
·2014.9–2018.1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 博士研究生
·2008.9–2017.7, 东华理工大学, 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 硕士研究生
·2004.9–2008.7,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本科
工作经历:
·2011/07-现今,东华理工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地质系
其中:
·2021年12月- 2022年.12月, 丹麦奥胡斯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访问学者,导师Thomas Ulrich.
研究方向:
·铀矿地质学
·同位素年代学
·原位微区分析技术开发与数据处理
招生专业:
·0709地质学
·0857资源与环境
教授课程:
1.本科生《勘查地球化学》、《矿山地质学》、《环境地球化学》、《地球化学》、《综合地球化学实习》;
2.研究生《高等地球化学》;
主持纵向科研项目情况: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平远县278铀矿床年代学和成矿物质来源研究,2026年/1月 -2029年/12月,31万;
2.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面上基金:沥青铀矿LA-ICPMS原位U-Pb定年数据处理方法研究(10万,主持,在研;
3.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基金:铀矿物原位微区定年标准物质研发与数据处理方法,2024/06-2026/12,26万,主持,在研;
4.陕西地矿第三地质队有限公司:凤县石家沟—文家庄一带钴铜金矿成矿机制研究,2024/10-2025/06,15万,主持,结题;
5.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铀矿物SIMS U-Pb定年数据处理研究,2024/10-2025/03,9.85万,主持,结题。
6.中国地质调查局:诸广山岩体中部铀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三位一体找矿地质模型构造,2015/02-2017/12,50万,结题,主持;
7.核工业二四〇研究所,大兴安岭火山岩带与赣杭构造火山岩带铀成矿条件对比研究,2016/05-2017/02,10万,结题,主持;
代表论著(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1.Guo-Qi Liu, Kui-Dong Zhao, Thomas Ulrich, Wei Chen, Di Zhang, Qian Li, He-Dong Zhao, Rong-Qing Zhang, Fei Xia. (2023). Isoclock: A free and novel routine for common Pb correction in U-Th-Pb data reduction of LA-ICP-MS analysis.
2.Guo-Qi Liu, Thomas Ulrich, Fei Xia, Yang Xiao. (2023). Brama: a new freeware Python software for reduction and imaging of LA-ICP-MS data from U-Pb scans. 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 doi: 10.1039/D2JA00341D
3.Liu G-Q., Zhao K-D., Jiang S-Y., Chen W., 2018. In-situ sulfur isotope and trace element analysis of pyrite from the Xiwang uranium ore deposit in South China: Implication for ore genesis. 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 195, 49-65.
4.Zhao K-D., Liu G-Q., Jiang S-Y., 2019. Petrogenesis and Tectonic Implications of the Yuhuashan A-Type Volcanic-Intrusive Complex and Mafic Microgranular Enclaves in the Gan-Hang Volcanic Belt, Southeast China. The Journal of Geology.127, 37-59.
5.刘国奇; 夏菲 ; 潘家永; 巫建华; 陈少华; 刘帅; * 基于多元统计的相山铀矿田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1, 30(4): 423-432.
6.软著权:Brama 1.0 , 软著登字第10350021号。
7.发明专利:高普通铅热液副矿物线扫描U-Pb定年数据处理方法。ZL2022111282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