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招生专业介绍

发布者:周溪蓉发布时间:2017-06-06浏览次数:2155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081403

  办学历史: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前身是创建于1956年的放射性普查与勘探专业,于1998年更名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是全国最具特色的核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之一,该专业先后被列入国家管理专业、国防重点专业、江西省品牌专业;2008年获国家级特色专业,2012年获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985年开始招硕士研究生,2013年开始招博士研究生。

  师资情况:本专业拥有一支实力雄厚,年龄、职称、学历与学位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9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6人,具博士学位43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33人。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3人。拥有“资源勘查工程”江西省教学创新团队,东华理工大学“基础地质学课程群”教学团队。

  专业特色:依托专业优势,取得了一大批有特色、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先后出版了《铀资源地质学》、《铀资源勘查学》、《大地构造与中国区域地质学》、《铀资源技术经济学》等系列特色高校教材。在铀资源勘查、铀成矿预测等研究方面特色显著。

  专业优势:该专业学科先后获批原核工业集团公司重点学科,江西省“九五”、“十五”、“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江西省“十二五”高水平学科,并获江西省科技创新团队。近5年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主干课程:普通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晶体光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地史学、地球化学、矿床学、大地构造与区域地质学、石油地质学、铀资源地质学、矿山地质学、资源勘查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地球物理勘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地质资源调查与勘探、能运用现代地质理论和先进科技手段,从事固体矿产资源、铀矿地质资源、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勘查、评价、开发与管理,地质灾害、核废物等调查、评价与处置,并获得工程基本训练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就业方向:近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95%以上,考研平均录取率为25%以上,连续多年位居全校第一,综合就业质量位列全校前茅。历届毕业生已在国防科技、国土资源、石油冶金、环境保护及高校科研院所等部门、企事业单位成为骨干,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近5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5%以上,考研率在30%以上。

采矿工程专业(081501

  办学历史:采矿工程专业是在综合我校核工业领域学科优势基础上,为适应我国核资源开发利用的工程技术和生产管理现代化的发展需要,于2011年设置、2012年招生的本科专业。 

  师资情况:本专业拥有一支年龄、职称、学历与学位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相关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工程师)2人、助教5人,高级职称占38.46%;所有教师均获得硕士以上学历,其中博士5名,占38.46%;45以下教师11人,占教师总数的84.62%。

  专业特色:教学方面,注重培养具备核资源等有色金属矿床开采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有色金属行业及设计单位的高级专门人才,尤其注重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工作的能力。研究方面,依托专业优势,以核资源等有色金属矿床开采为主体,取得了一批有特色、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在铀生物溶浸采矿等研究方面特色显著,在硬岩铀矿生物堆浸与砂岩铀矿生物地浸新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专业系国内第二个以培养核资源开采技术人才为定位的采矿工程专业。

  专业优势:本专业依托学科“地质工程”荣获江西省“十五”、“十一五”重点建设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荣获江西省“十二五”高水平学科,并获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防科技创新团队。近年来,采矿工程系老师共承担项目近15项,其中国家项目6项、省部级2项、市厅级纵向项目3项、校级科研教改项目4项。本专业教师先后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国内学科竞赛活动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近四年,在国内外公开学术论文近40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

  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制图、岩土力学、工程力学、普通地质学、矿山测量学、采矿学、矿业系统工程、井巷工程、矿井开采设计、通风安全学、矿山机械与设备、铀矿矿产资源技术经济评价、矿山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铀资源地质学、铀资源勘探学、铀矿溶浸技术、辐射环境监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固体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能从事核资源等有色金属采矿领域的矿区开发规划、矿山(露天、地下)开采与设计、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监察、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目前,国内开设有采矿工程并以核资源开采技术人才培养为定位的高等院校仅有两所,我校为其中一所,随着近年来我国核工业的高速发展,相关专业人才需求量增大。毕业生可以在矿山企业、矿山设计单位、国家机关及其他矿业投资及咨询单位从事现代化矿山和大型岩土工程规划设计、生产经营管理、矿业行政管理及技术监督、矿产资源评估、矿业投资分析等方面工作,就业前景广阔。

城乡规划专业(082802

  办学历史:城乡规划专业前身是创建于2003年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城市规划方向),2013年开始招生,2014年开始一本招生。2011年获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城市和区域规划方向)。

  师资情况:本专业拥有一支实力雄厚,年龄、职称、学历与学位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学位8人、硕士生导师3人。拥有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注册城市规划师2人、一级建筑师1人。

  专业特色:城乡规划专业注重突出实践教学特色,拥有杭州、南昌、抚州、庐山、龙虎山等野外实习基地,与众多规划设计院、建筑设计院、景观设计公司、房地产策划、土地估价单位有合作关系。开设了《城市规划图件制作与处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特色课程。

  专业优势:该专业学科是学校“十二五”重点学科。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等众多地方委托项目。

  主干课程:城市规划原理、规划图件制作与处理、城市总体规划、居住区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学基础、建筑设计、城市详细性规划、城市交通道路规划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城市规划师的基本技能,能胜任城乡规划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研究、教学,以及投资与开发等工作的复合型城乡规划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具备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城市规划师的基本技能,能胜任城市规划、集镇规划、旅游规划、风景园林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土地规划等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研究、教学,以及投资与开发等工作的复合型城乡规划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可在规划、城建、城市管理等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并能参与城市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划、房地产开发、项目策划与可行性研究等方面工作。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旅游地学方向)070502

  办学历史: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源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2004年开始招生,2011年获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分为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其中的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形成了以旅游地学为主的办学特色。

  师资情况: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年龄、职称、学历与学位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13人、硕士学位3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1人。拥有“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1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拥有东华理工大学“地理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科技创新团队。

  专业特色:本专业涵盖自然地理学和旅游学相关课程,突出旅游地学特色,强调地学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与开发,为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开发与规划、自然地理学研究等培养专业人才。目前已规划了丹霞山、庐山、龙虎山-龟峰、江山、梅岭、杭州等野外实习基地,与国土资源部门、旅游管理部门、地质公园、旅游景区等单位签署了合作意向,服务于大旅游开发和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

  专业优势:本专业教师长期从事教学与教学研究,建立了以龙虎山-龟峰、梅岭为代表的系列旅游地学实习基地,教学成果获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拥有地球科学概论省级精品课程、地理学校级精品课程。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国家地质调查项目多项,到账经费逾3000万元,科研成果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江西省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市厅级奖励多项,发表教学与科研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多部。与丹霞山、龙虎山-龟峰等诸多地质公园有长期合作关系,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协助“中国丹霞”之龙虎山—龟峰成功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等,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龙虎山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先进个人”。

就业前景: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自然地理学扎实基础、具有从事地学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和管理的应用性和专业性人才,不仅可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自然地理学和旅游地学等教学与科研工作,也能在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各级地质公园、城建与规划等部门从事旅游规划与管理工作。

地球化学专业(070902)

  主干课程:普通地质学、结晶学与矿物学、构造地质学、古生物地层学、岩石学、矿床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地球化学、同位素地质学、应用地球化学、灾害地质学、环境地球化学、现代地球科学测试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获得工程师或科学研究基本训练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学素养、身心素质和创新精神以及初步的教学、科研、开发和规划管理能力,能在国家行政机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环保机构、工矿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基础地学、地球化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方面研究及教学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依靠自己的所学专业知识,可胜任科研院所、环保机构、工矿企事业单位等部门的基础地学、资源勘查、地球化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