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东
发布者:周溪蓉发布时间:2016-09-11浏览次数:3894

| 刘晓东教授 | 1982年7月毕业于原华东地质学院, 同年留校任教。获南京大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博士学位。历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院长助理等职;2004年5月任东华理工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1999年受聘为教授,主要从事铀、金矿床地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和矿物材料的科研、教学等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国际合作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出版学术专(译)著3本,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60多篇。曾赴日本、瑞典从事研究工作,多次参加援外专家组工作,并应邀赴国外组织或参加过二十多次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现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003年起受聘为国际原子能机构咨询专家。兼任核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废物地下处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西省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 |
|
| |
| 学位:博士 | 职称:教授 | Email:xdliu@ecit.cn | 教育经历: | 1978.10-1982.07 原华东地质学院地质系学习获学士学位 1997.08-1998.09 原日本动燃团参加培训 2000.09-2005.12 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获博士学位 2007.07-2007.08 英国牛津大学参加培训 2009.06-2009.11 瑞典Geodevelopment AB 从事研究工作 | 工作经历: | 1982.08-1990.02 原华东地质学院测试中心工作 1990.03-1990.12 兴城中日地质合作队工作 1991.01-至今 东华理工大学工作 | 研究领域: | 铀矿地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 社会任职: | 1. 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 2.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 3.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废物地下处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4. 江西省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 | 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1.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西北地区粘土岩地段筛选与评价研究,国防科工委项目,主持 2.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粘土岩预选场址的调查研究,国防科工委项目,主持 3.放射性核素晶态陶瓷固化技术研究,科技部项目,主持 4.中国中新生代铀成矿作用研究,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项目,主持 5. Characteriz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Bentonite as Engineered barriers for China’s High Radioactive Waste Repository,国际原子能机构CRP 项目(项目编号:13183/R0 ),主持 6. Exploration Techniques and Prospecting for Sandstone Type Uranium Deposit in Ordos Basin,国际原子能机构TC项目(项目编号:CPR3/007 ),主持 7.高放废物缓冲回填材料特性研究···,国防基础研究项目,主持 8.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中俄科技合作计划项目,主持 | 论文专著: | 1. THMC-testing of three expandable clays of potential use in HLW repository. 2011. Applied Clay Science. 2. 中国东部构造域中生代陆相能源盆地“铀煤兼探”勘察的地质依据. 2013. 矿物学报. 3. 302铀矿床绿泥石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2012. 铀矿地质. 4. 广西花山花岗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产铀潜力分析. 2011. 地质与勘探. 5. 福建碧田金银铜矿床冰长石的Ar/Ar年龄. 2005. 地质论评,51(2). 6. 缓冲/回填材料-内蒙古高庙子膨润土性能研究. 2007. 原子能出版社,CNIC-01922. 7.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Uranium Deposits in Mesozoic – Cenozoic Era in China,URAM-2009 Proceedings. 2009. IAEA CN-17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