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至5月12日,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主办的“核燃料循环中的铀原料:勘探、开采、产品、供需、经济和环境国际研讨会”在奥地利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总部线下和线上同步举行。由中国铀业公司、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东华理工大学等组成的中国代表团,以及来自全球几十个国家的专家和学者一同参与了此次会议。东华理工大学许德如教授、王凯兴副教授、Christophe Bonnetti和余驰达博士等四人受邀线下参会,部分人员线上参会。
王凯兴博士在会上作了题为“中国西北地区印支期热液铀成矿作用”的学术报告,介绍了东华理工大学热液铀成矿团队在我国西北地区热液铀成矿作用的最新进展;Christophe Bonnetti博士在会上作了题为“晶质铀矿LA-ICP-MS微量元素成图:解耦铀矿物系统成因新的工具”的学术报告,详细介绍了利用微量元素激光电感耦合成像来解析铀矿物成因方面的进展;王凯兴博士和余驰达博士还分别以海报的形式展示“东昆仑造山带海德乌拉火山岩型铀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和成因”和“红石泉岩浆铀矿床年代学特征”等研究进展。此外,我校2人作了线上报告,1人作了线上海报展示。
参会期间,许德如教授与国际原子能机构铀矿地质专家组组长、法国洛林大学教授和我校兼职教授Michel Cuney教授、洛林大学地质资源实验室主任Julien Mercadier教授等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了双方科研项目、人才培养等合作方式,并在“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Deep-Time Digital Earth)”框架内拟组建”铀-多金属矿产资源数据体系“国际工作组达成初步意向。
通过此次参会,了解全球铀矿资源开发的最新技术和趋势,加强了东华理工大学与国际原子能机构之间的联系,拓宽东华理工大学铀资源勘查与开发团队国际化视野,进一步提升东华理工大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对于我校“双一流”学科的建设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图/文 王凯兴)
编辑:陈磊 审核:周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