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31日,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和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发起,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主办的2025年度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学术论坛在四川成都召开。论坛共设 21个专题,19个分会场,通过会前讲座、大会报告、专题报告、学术展板和会后野外地质考察等多种形式,对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技术方法与理论创新成果展开了充分地研讨。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志琴、杨树锋、张培震、侯增谦、杨经绥、吴福元、丁林、肖文交、李献华、赵国春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唐菊兴出席此次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1000多名学者、研究生参加。
此次大会,我院共在9个专题上作了11场学术报告,其中许德如教授在矿田构造与找矿预测专题做了题为“全球铀多金属矿床及在中国境内找矿前景”的特邀报告,其他专题报告包括“库车褶皱冲断带拜城地震形变特征及活断层分析--来自时序InSAR地表形变监测及离散元模拟的启示”“盐层厚度对库车坳陷东西段构造差异演化的构造模拟分析”“龙首山早古生代I型花岗岩的成因及其对阿拉善地块西南边部构造亲缘性和演化的启示”“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扬子-华夏地块碰撞的构造与年代学制约”“川西南冲断带双滑脱体系构造变形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小位移走滑断裂分层变形三维离散元数值模拟”“秦岭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演化过程:来自西秦岭岷县寨上地区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的启示”等,多角度多层次的学术报告引起各专题与会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
通过参加此次学术论坛大会,宣传了我校在构造地质学与地球动力学、矿田构造与深部找矿领域的最新成果,加强了我校师生与国内同行的交流合作,提高了我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高峰优势学科在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图/文 吴珍云)
编辑:陈磊 责任编辑:李铧生 审核:许德如